石油石化商务网消息,8月30日,“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中交仪式”在35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现场举行。至此,该项目12套装置及29项配套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全面建成,大庆石化公司由此正式跨入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企业行列。
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油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石油精深加工,推动油城发展转型”重要指示精神的重点工程,是大庆市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抓好“五头五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庆石化破除发展瓶颈、调整装置结构和产品结构、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自2018年7月7日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大庆石化与参建单位密切协作、科学统筹,践行“步伐可以加快,程序不可逾越”的工作理念,实现了高质量中交。
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总投资44.47亿元,主要包括新建20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新建6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新建两套2万吨/年硫黄回收联合装置、35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改造,以及120万吨/年加氢精制装置改造等。
项目采取建设单位自主管理模式,大庆石化成立炼油工程指挥部,负责对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施工组织采取“业主+监理+承包商”EPC管理模式。建立HSE委员会、项目组、监理单位、总包单位、施工单位五级管理及公司安全监督站一级监督的HSE管理组织体系,形成了各司其职、多级监管的管理格局。
为了确保新建装置平稳运行,大庆石化综合人力、机具、场地等条件对项目进行优化布局。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全面实施预制工厂化、现场装配化、施工机械化等,减少现场作业量,缩短施工工期。充分发挥钢结构和管道两个预制中心的作用,使管道和钢结构预制深度达到50%以上。20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余热锅炉采用工厂化预制、模块化安装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
项目投产后,大庆石化原油实际加工量将达到1000万吨/年,具备“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规模,每年可向下游企业提供更多丙烯、液态烃等基础化工原料,有力地推动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
石油石化商务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石油石化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石油石化商务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