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油封发挥大作用
七里村采油厂机修车间工段长程育文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大多在运行抽油机因使用年限长、油封老化等原因,致使机身减速器存在不同程度的润滑油渗漏现象,每次更换油封需要吊车一辆,维修人员两名,耗时8小时左右,既费时又费力还存在安全隐患。
程育文致力于解决此项难题,不辞辛苦忙调研、发动职工征良策,终于发现一种剖开式油封有磨擦系数低、使用寿命长、更换不拆设备、拆装不超过5分钟等优点。随后在3台抽油机上进行了实验安装,通过两个多月的观察,未发现漏油现象。经反复论证,此配件既解决了油封漏油更换难题和环保难题,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截至5月底,该厂已对36台游梁式抽油机的油封进行更换,累计节约费用4万余元。目前,该厂已将此项目列为增收节支重要项目之一,下一步将在全厂进行推广,为打赢低油价攻坚战积极贡献力量。
二、“一表通”节支百万元
志丹采油厂围绕管理增效思路,积极落实基层减负工作,将采油队站、单井、联合站等岗位的重复性、多套性、无效性资料报表进行精简、归并、优化和整合,适时推出“一岗一表全纪录”,试点反馈良好,于今年年初全厂推广使用。
“原来每日填写的6类22种报表资料让职工苦不堪言,精简整合为一张报表后,各岗位填报数量精简压缩到了64%以上,得到广大职工的一致好评。同时,报表印刷的费用也节支效果明显,与往年报表印制数量和费用比较,全年各类报表印制费降低52%,估算今年至少可节约印制费用116余万元。”该厂企业管理科科长王小罡告诉记者。
武沟采油队顺5采油站顺112井采油工张志雄告诉记者:“新报表内容全面、填写容易、各类数据一目了然、再不用为填报表繁琐时间长犯愁了。”
三、科学投站效益高
6月5日上午10时,吴起采油厂白土沟35kV变电站首次受电冲击,经过三次受电冲击后各项技术参数和设备运行正常,一次性送电成功,标志着该变电站顺利建成投运。
该变电站位于距离县城约20公里的吴起镇许沟村,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是吴起采油厂自筹资金建设的第三座变电站。
据了解,该站的顺利投运极大改善了寨子河、柳沟、胜利山等采油队千余口油井和14个注水站以及寨子河联合站的电能质量,用电负荷分布也更为科学,有效地提升了供电可靠性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为吴起油田的生产经营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同时也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初步预计,该变电站建成投运后,年可节约电费成本约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