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仪器  管材  石油专用  石油钻采      阀门  三一重工  油田   

杨忠:“螺栓品格”的诠释者

   日期:2021-01-08     浏览:471    
核心提示:杨忠:“螺栓品格”的诠释者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消息,身材消瘦、目光坚毅、少言寡语,在同事们眼中,杨忠总是干的比说的多。在岗位上,他兢兢业业,一直为了气田的开发建设和平稳生产奔走不息,出色地完成了磨溪8井投产等重要的建设任务。在技能上,他努力钻研,通过多个工种磨砺自己,成为西南油气田公司的首席技师和采气技能专家。在作风上,他带头务实,以石油工匠的标准要求自己和班组团队,培养出21名优秀技能骨干。

 

  12月14日,西南油气田年产气突破300亿立方米,西南地区首个年300亿立方米大气区正式建成,这历史的时刻,标志着川油人数十余年的夙愿得以达成。此时的杨忠和往常一样正带领班组成员忙碌在冬季保供巡检路上,这如约而来的好消息,让这位“全国劳动模范”喜上眉梢。几十年的兢兢业业,这一刻,他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笃实好学闯名头

 

  近30年的工作中,杨忠在机械厂里干过车工、镗工、铣工、刨工。1998年11月,为了响应“后勤支援一线”的号召,杨忠毅然来到磨溪气田采气一线,在雷一1总站当片长,一当就是10年。

 

  刚到雷一1集气总站的时候,遇上装置区原料气泄漏,自己的无所适从与老员工的沉稳应对、正确处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天生不服输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迎头赶上,要干得更好。

 

  白天,他缠着师父在装置工艺区请教,有时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晚上,他就将白天学到的知识要点记录在笔记本上,反复推敲。精益求精的他,不放过任何细节。正压式空气呼气器是保障采气工生命安全的重要工具,有严格的佩戴标准和时间要求,杨忠刚接触时不得要领,总是不达标。反复请教后,他便与呼气器较上了劲,不到一个星期,他的后背和肩膀磨破了皮、磕出了血印,但换来的是20秒内熟练佩戴,比最优秀的老员工还要快10秒。

 

  转岗后3个月,杨忠就能够独立上岗进行基本操作。可他并未有一丝松懈,向师父借来《采气工程》《采气地质》等专业书籍,利用业余时间细细研读,10万多字的工作学习笔记,见证了他的执著与勤奋。

 

  2001年,转岗3年时间不到的杨忠,代表川中油气矿参加西南油气田公司首届采输专业技能比武,便取得了个人“技术能手”和团体第三名的成绩。

 

  2010年,通过考核,杨忠被聘为采气技师,2012年被油气矿聘为采气技能专家,2014年通过了采气高级技师鉴定。

 

  笃实好学、精进不止。杨忠一步一步成长为西南油气田公司劳动模范、集团公司劳动模范、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并最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的殊荣。

 

  攻坚克难战磨溪

 

  磨溪下面找磨溪。2012年,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横空出世。作为西南油气田公司主力气区的龙王庙组气藏,不仅产量占了川中油气矿的“半壁江山”,其先进的工艺设备和管理理念,更是油气田诸多单位学习的榜样,杨忠所在的西眉清管站也时常有人来“取经”。看着如今现代化的气藏,回想起上产时的经历,杨忠无不感慨。

 

  当时,在得知龙王庙组气藏第一口发现井——磨溪8井测试日产气191万立方米后,杨忠坐不住了,“磨溪8井就在我的辖区,新井建设我要上!”他主动请缨,并立下“军令状”:3个月拿下磨溪8井!随即,杨忠挑选了3个精明能干的小伙组队赶赴建设现场。

 

  刚到磨溪8井,大家一下傻了眼,空荡荡的井场上,除了设备就是黄泥,没有水没有电,吃饭洗澡都是难题。“当时心都凉了半截,但忠哥说我们肯定能行,我心里一下就有底了。”与杨忠一起到磨溪8井的唐成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

 

  就这样,他们吃饭就到周边的乡镇上买盒饭,洗澡就从老乡家里打来水擦一擦,白天绕着井口调试新设备,晚上轮换着在井场里守设备,硬是3个月没有挪窝。

 

  生活上的苦能够克服,但更难的却是新的工艺和设备。面对西南油气田首次运用的一体化橇装设计的装置,杨忠苦思冥想,终于研究出“分进合击”的“战术方针”:分工负责工艺设备,弄懂后再相互交流,最终合力掌握所有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他们很快就摸透了新装置的“脾气”,一举拿下了磨溪8井,打响了龙王庙上产的第一“战”。

 

  磨溪8井刚理顺,2013年4月,杨忠再次“横刀立马”镇守磨47井。该井有12个26吨的脱硫塔,风险高、管控难度大,面对新挑战,杨忠二话不说,带领班员坚守第一线,哪里管沟埋深不够,哪里设备安装不规范,哪里建设质量有问题……一一查验解决,脚泡白了擦擦又上,工衣汗湿透了拧干又穿。

 

  建设监督之余,他还积极动脑筋、做分析、做实验,摸索出一套改进串塔方式、优化生产制度的方法,使该井脱硫装置硫溶达到18%,减少了脱硫溶剂的使用量,节约成本达300余万元。

 

  2014年8月,杨忠被调往西北区集气站负责建设投产;2016年5月,又调往西眉清管站……风雨兼程,他赶赴一个又一个“战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鹰击长空麾下勇

 

  杨忠常说:一个人再强也势单力薄,只有集体强了,才能搬山填海。

 

  一次,杨忠在现场看到一名新员工正在保养设备,便叫住他问道:“设备保养的‘四个本色’是什么?”这名新员工支支吾吾答不上来。于是,杨忠拿过新员工手里的工具,一边将阀门丝杆擦刷得明光锃亮,一边说道:“阀门丝杆、设备铭牌、黄油嘴、注脂嘴见本色。”临走时,杨忠说:“往后,就照这个样子做。”

 

  做事追求完美,事事追求极致,无论做什么事,干什么活,都要把它做到最好。这便是杨忠干工作的唯一标准。

 

  从磨溪8井到西眉清管站,杨忠非常注重“传帮带”。他将自己的技术知识、专业技能、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每一个员工。在这些员工中,走出了集团公司技能竞赛“金牌选手”廖丁辉、西南油气田公司“劳动模范”何国志,还有一大批已在龙王庙上独挑重担的站长、岗长和技术骨干。

 

  在磨5井,当片长的杨忠把花岩片区带成了先进片区;在磨溪8井,当岗长的杨忠把磨溪8井建成了红旗井站;在西北区集气站,副站长杨忠带领大家获得了西南油气田“金牌班组”称号;在龙王庙大气田上产中,以杨忠为原型形成的“螺栓品格”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内涵,以他名字命名的西眉清管站“杨忠”班,也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标杆班组。

 

  截至目前,他所在的西眉清管站已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80亿立方米,为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打赏
 
更多>同类企业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企业报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企业邮箱  |  平台规则  |  常见问题  |  供应商入门  |  采购入门  |  在线交易合同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