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消息,“接到通知说获得了集团公司青年科技立业英才荣誉的时候,我正在中国石油广州培训中心上课呢。这是一个激励,毕竟这也只是对过去阶段工作的一个肯定,关键还是将来能不能做出更好的工作业绩。”这是记者12月17日采访陈竹新时他对于获得奖励时心态的一个描述,淡淡的微笑,真有点不以物喜的感觉。
陈竹新,来自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是什么持续推动了他的进步和成长?他说:“恰好的时代机遇、高端的研究平台和优秀的研究团队才是关键。我只不过运气好,成为那个刚好能上台去摘果子的人,我只是个代表。”2006年以来,陈竹新一直从事复杂冲断带油气勘探和构造研究工作,遇上了国内油气勘探和石油地质研究蓬勃发展的时代。
2012年年底,多名团队负责人工作另有安排,人数减半、年龄老化,盆地构造研究何去何从,各级领导和专家心急如焚。意料之外,团队里年龄最小、留院工作不到5年的陈竹新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信任,承担了盆地构造室的日常管理、课题研究和其他应急任务。经历了多年的坚守,他成功带领和建设了研究团队,发展了盆地构造学科,持续推动构造地质定量研究,形成集团公司复杂构造建模有形化技术。自身也由最初的科研骨干逐渐成长为“十三五”期间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长和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长。
真理源自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得发展。陈竹新在回顾自己的创新发现的时候,对此有着深刻的领悟:“最重要的是要从现场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要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要勇于质疑现有认识,要重视逻辑推导和实践检验,提出更合理和更正确的认识。即使自己有了阶段新认识,也要不断思考和琢磨。我经常否定自己过去的观点和看法,一点点解决其中的疑问。”正是这种探索、创新、实践等科学精神和尊重实证、批判地思考的科学态度,才使得陈竹新能创新发展了中西部冲断带复杂构造地质理论技术,建立了挤压盐相关构造、斜向/走滑冲断、多滑脱冲断等构造结构和变形时序新认识,解决复杂地质构造结构落实问题,助推了中西部地区复杂构造领域深层油气勘探发现。
“说实话,我从没有想过能够获得院里和集团公司这么高的个人荣誉,得之我幸。我自己是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是基于这十多年整个团队的不断努力和各级组织的关怀培养。还是那句话,我刚好是那个能上台去领奖的代表。”陈竹新饱含深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