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仪器  管材  石油专用  石油钻采      阀门  三一重工  油田   

杨振巍:锋出磨砺 勤至精深

   日期:2021-03-05     浏览:1697    
核心提示:杨振巍:锋出磨砺 勤至精深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消息,2月8日一早,杨振巍在锦西石化新建年100万吨连续重整装置工地上仔细检查施工进度和质量后返回车间,他抬手看表,此时距离上班还有1小时。24年的工作中,早来1小时,晚走1小时,已成为杨振巍工作表里的日常项。

 

  从基层操作员到车间主任,从普通的劳动者到全国劳动模范,今年45岁的锦西石化重整车间主任杨振巍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敢于挑战苦难,勇于超越自我,在重整技术领域里走出一条精彩的专家之路。

 

  苦钻研 铸就装置专家

 

  只有下笨功夫,才能练出真本事

 

  刚刚参加工作时,杨振巍浑身透着一股憨厚劲,干活时寡言少语,只是不停地观察。“振巍那时候年轻,有冲劲,无论车间交给他什么样的活,他都尽可能地以最优状态完成。”退休的车间党支部书记杜炳财回忆起来说。

 

  2002年,正值锦西石化6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建设的收官年。杨振巍知道,这是一个绝佳的掌握重整装置核心技术的学习机会。施工现场中,没有多少任务的他早来晚走,忙上忙下,管线的流程怎么走,机泵的位置如何设,反应器的原理是什么,他都从里到外弄了个明白。随后,杨振巍提出对新建的重整装置伴热流程、再生注水系统进行改造,有效解决了重整装置蒸汽消耗过大的问题。就这一手,让杨振巍引起了同事们的关注,原来在不知不觉中他已成为重整装置的专家。

 

  兄弟企业锦州石化6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开工期间,已经是重整车间工艺员的杨振巍被邀请对其开工方案及操作规程等进行审查,并指导开工工作。凭着丰富经验,杨振巍应对自如。在催化剂再生部分开工时,杨振巍先后解决了闭锁料斗循环不正常、分离料斗与提升线差压建立不起来等一系列难题,使锦州石化重整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之后,每当有国内的重整装置开车,都有他参与的身影。

 

  2012年,杨振巍就任重整车间主任。5套生产装置的管理重任都压在了他的肩上。2013年,在外方技术封锁严密的情况下,杨振巍主动请缨,承担起新改造的芳烃抽提装置开车任务,没有出现一丝纰漏,为企业省下了高昂的开车服务费。2015年,在他的协调和指挥下,120万吨/年汽油加氢深度脱硫装置进行国Ⅴ汽油产品升级改造,项目提前5天完成并且一次开车成功,创造了锦西石化装置建设和投产的历史。2016年,他带领员工不仅拿下了5个改造项目和全面停工检修,还实现了没有一次临时停工的纪录。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解决技术难题,杨振巍在省部级期刊《现代化工》上发表了一篇《浅析UOP连续重整装置结焦问题》的技术论文,引起不小的轰动。在中国石油重整系统的年会上,他写的论文被当作范文公开讨论,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从此,人们谈起重整,就会谈起锦西石化,就会谈起杨振巍。

 

  由于装置末期连续重整装置预处理单元换热器泄漏,处理泄漏点通常的方式需要将连续重整和航煤加氢两套装置进行停工处理,为了避免经济损失,他另辟蹊径,最终将其创造的只停预处理单元的方案付诸于实践,仅避免航煤加氢装置停工一项就为公司节省了600万元。

 

  高标准 成就高水平

 

  达标不是目的,要的是领先一步

 

  这些年,锦西石化油品质量持续提高,从2008年直供北京的京Ⅳ汽油到国Ⅵ油品出厂,杨振巍负责的重整车间起到关键性作用。为了把“高标准”注入到自己的装置里,无论是新建装置还是老装置改造,杨振巍从设计、订货到施工质量和进度,事无巨细,全程参与。凭着自己多年管理生产装置的经验,他每次都会提出一些整改建议,少则十几条,多则上百条,这些建议往往都会得到设计方的高度认可。“装置建成后是我来开车,我要让它在设计阶段就是行业内的最高标准。”杨振巍说。

 

  重整车间是锦西石化公司的标杆车间,这得益于杨振巍的高标准要求。工作中,杨振巍制定了“高、严、细、实、准”的工作准则和“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方案、步步有确认、事后有总结”的工作方法。杨振巍在车间建立的内部审核制度几近严苛,他带领技术人员把每项制度都落实到点和人,不仅如此,他还带领团队“攻下”了工艺、设备和安全三大方面的专项检查制度。由于这些制度科学严谨,实操性强,在整个锦西石化公司得到推广。

 

  “他带出来的队伍,就像战场上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重整车间党总支书记任中这样评价杨振巍。

 

  锦西石化公司精细管理年期间,杨振巍的高标准再次发挥作用,制定了降波动省成本的高标准工作目标,摒弃原有只看结果的粗犷式管理,用精细化过程管理取而代之,在全年的优化过程中成绩斐然。通过降低各塔低温、节省燃料气消耗、调整塔顶回流、降低冷却负荷等一系列方法,重整装置的能耗从既定的69.3千克标油/吨下降至65.1千克标油/吨,为企业节省加工成本900余万元。

 

  不仅如此,他提出的降波动省成本措施落实后,车间机泵机械密封更换数量就由56套降低至20套,节省检修配件费用160万元。他改进机组润滑油冬季加热方式,一年省下30桶压缩机油,节约成本20万元。正是因为他的高标准严要求,重整车间5套装置越开越好,尤其是连续重整装置,在第一个生产周期连续运行7年,达到国际公认的最高水平。

 

  “高标准地干工作已经成为我们的车间文化。”车间操作员王子鹏说。

 

  勇攀登 专啃硬骨头

 

  沉下心来,总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2019年,重整车间又迎来了全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杨振巍被任命为新建100万吨连续重整装置建设的负责人。

 

  从新装置规模的敲定到装置人员的配备,从装置工艺包的选择到装置设备推荐,从项目可研报告完成到基础设计图纸审查,他带领着车间员工,众志成城,积极投身在新装置的建设工作中,不知奋战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同时他也主抓大修准备工作,带领着大家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大修计划,为2020年的全厂大检修做好准备,保证装置在下个周期的平稳运行。

 

  2020年大检修期间,为确保车间4套装置顺利停工、检修和开工,杨振巍组织车间检修协调会,从材料准备、施工进度、施工安全等方面,全方位把控检修环节。对于重整反应器等核心设备的检修,他亲自查验上周期运行情况和本次检修质量。为确保装置安全有序开工,杨振巍吃住在车间,把控开工步骤和时间节点。在他的带领下,重整车间的4套装置均一次开车成功,成为打样的“样板”车间。

 

  新建100万吨连续重整装置的建设任务相当繁重,既要保证施工进度,又要确保质量安全。基础设计阶段,杨振巍带领团队对设计提出了800余项意见,将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进行了极致优化。优化工艺流程方面,他的建议不仅一次性节省投资近60万元,每小时还能多回收26兆瓦的热量消耗,将新重整联合装置的理论能耗降低至118千克标油/吨,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准。设备选型方面,仅使用螺杆压缩机替代离心机进行PSA解析气外送一项,就节省投资700万元。

 

  “无惧挑战,迎难而上,他的这种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重整车间工艺员王成龙说。

 

  在新重整装置优化工艺流程方面,杨振巍为降低装置能耗和不必要的投资,对二甲苯换热系统进行深度优化,这样在给装置内其他介质加热的同时,还能为公司提供所需要的热媒水热源。通过计算,还将四合一炉的省煤器方案修正为余热回收节省燃料气方案。他亲自参与设备选型,从专业角度提出采用螺杆压缩机替代离心机进行PSA解析气外送,选择凝汽式的汽轮机作为压缩机的驱动机等一系列方案。杨振巍所有的技术优化、选择和革新都得到了设计专家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不但节省了资金成本,而且节约了大量能源。

 

  订货阶段,杨振巍针对每一台设备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从源头上杜绝了安全隐患和“低、老、坏”的发生。根据项目建设和工艺包审查要求,杨振巍被派往美国UOP公司进行审查对接,依靠其对重整行业和新项目的充分理解,他提出了10余条工艺包优化方案,每一条都令美国专家赞叹,并衷心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石油锦西石化重整车间主任杨振巍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面对荣誉,他不止一次地说:“荣誉和成绩归功于集体,我只是赶上了好时代,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打赏
 
更多>同类企业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企业报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企业邮箱  |  平台规则  |  常见问题  |  供应商入门  |  采购入门  |  在线交易合同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