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仪器  管材  石油专用  石油钻采      阀门  三一重工  油田   

文盛:玉门炼塔下的“守护者”

   日期:2021-03-26     浏览:111    
核心提示:文盛:玉门炼塔下的“守护者”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消息,3月12日,刚刚从装置上巡检回来的文盛接到了新任务:让他立刻上装置,统计一下阀门的位号、型号,为大检修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文盛二话不说,重新前往装置,穿梭在管线、炼塔之下,认真统计着每一个阀门的直径、压力等重要参数。

 

  从业30多年来,无论是当年的普通员工,还是成为全国劳模后,文盛都把认真发挥到了极致,处置发现各类隐患200多项,提出各类技术改造方案及合理化建议70余条,累计创效达上千万元,为玉门炼化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勤”立身 急难险重勇担当

 

  1988年,文盛成为玉门炼化总厂的一名普通员工。站在林立的塔群下,看着交错纵横的管线,听着隆隆的机泵声,文盛心里默默许愿既然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

 

  为了尽快熟练掌握炼油相关知识,把岗位技术学好学精,他白天跟着师傅跑流程、调操作,把装置出现的情况、处理的方法,都一一记在笔记本上,晚上一有时间就拿出来仔细揣摩。利用休息时间研究装置,从地面到50多米的高塔,反反复复地爬,200多米长的两层管带,来来回回、前前后后地跑,脚掌磨出血泡,两腿发软也没有退缩。

 

  大检修中,塔和容器的清理工作是最苦最累的活,他就主动要求参加此项工作,因为可以利用这个时机进入塔和容器里面了解设备结构。他乐此不疲,爬塔钻罐,一天下来一身汗水一身油污,常常忘了下班,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画设备结构图。

 

  功夫不负有心人,文盛的技术水平得到很大幅度提高,全装置500多根注册管线、2000多个各类阀门的位置和作用,铭记在心。工艺流程调整、设备故障排除,他信手拈来;操作参数波动、产品质量偏差,他总能迅速判断出原因并及时完成修正,同事敬佩地称他为“焦化装置活流程”。

 

  新建5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开工的那年冬天,零下28摄氏度的现场环境温度,使防冻防凝工作成为开厂过程中最艰巨的任务之一。在车间为此项工作发愁的时候,他主动请缨,组织成立了开厂防冻凝保运小队。他带领队员三班倒,不间断落实防冻凝措施,寒冷的装置现场总穿梭着他忙碌而执着的身影。

 

  一天晚上,在检查防冻防凝措施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一阵“铛铛铛”的水击声,凭着熟练的技艺,立即判断出装置伴热线不通畅,并且很快排查出了堵塞的管线。在只有60公分的狭小空间内,他趴在地上对60根管线进行蒸汽吹扫疏通处理,面前是烫脸的蒸汽,背后是刺骨的寒风,身前的衣服和地面冻在了一起。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疏通了堵塞,避免了长时间水击震开管线焊缝。

 

  在3个月的开厂过程中,他带领队员坚守玉门矿区连续工作,累计处理冻凝管线110余条,解冻设备19台次,确保了重油装置冬季开厂一次成功,助力玉门炼化重点提质增效工程如期完成,他也因此荣立工程项目建设二等功。

 

  ■“创”立业 车间里的“领跑者”

 

  “吃苦耐劳是本色,创新创效、解决生产的疑难杂症才是劳模的标配。”文盛觉得,作为新时代的石油工人,为企业创新创效才是王道。

 

  凭着一股矢志创新创效的劲头和多年练就的过硬本领,他积极投身提质增效、技术创新实践。

 

  在炼化总厂新焦化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文盛发现焦化压缩机进口分液罐进行脱液处理时,需要作业人员收集残液,不仅油品损耗大,而且残液中硫化氢含量高,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他“不淡定”了,决心攻克这个难题。

 

  上班时,他长时间蹲守在装置现场,研究压缩机凝液和切液原理,将地井明沟排液系统手绘成图;下班后一头扎进书房,上网查阅资料,研究设备构造,推演改造方案;仔细研究设备的构造和原理,并手绘了40多页设计图,经过两个多月的摸索和试验,提出了“焦化装置瓦斯脱液流程改进”技改措施,不仅排除了作业风险,而且每年回收凝缩油100多吨,实现节能增效50多万元。

 

  装置焦炭塔区伴热点多、汽量大,除焦时影响操作视线,他牵头成立焦炭塔区伴热流程优化技术攻关小组,带领技术人员现场研究,加班加点奋战38天,完成伴热改造60余处,成功将原设计直排至储焦池的冷凝水,汇入焦炭塔除焦控制室采暖系统,实现末端汽密闭回收利用,每小时回收蒸汽3吨,年创效200万元。

 

  两次成功的技术革新后,文盛尝到了技术创新带来的甜头,他的干劲更足了。

 

  随后,文盛向车间申请,牵头成立了焦化车间第一支“劳模专家攻关队”,组织团队收集装置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创效点。

 

  他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大量专业书籍,研究类似装置,提出技术改造和优化运行方案,反复进行实验模拟,探索论证每一个设想的可行性。越来越多的专业书籍被他搬回了家里,一张张手绘流程、一个个优化方案垒成厚厚几沓手稿,摆满了书架。

 

  在他的带领下,“劳模专家攻关队”提出并组织实施了低负荷运行防结焦精益管理措施技术改造,实现装置加工负荷率同比下降10多个百分点;落实焦化装置低负荷提升效益的目标及措施,实现装置少产低附加值黑色产品石油焦近万吨;实施装置VOC治理及蒸汽雾化污油改造项目,不仅解决了污油后路,并且通过回炼污水油,实现年增效500多万元。

 

  ■“传”立德 无私奉献做表率

 

  冬末春初,玉门矿区连续下了多场大雪。冬天装置安全平稳运行难度大,加密巡检频次、加大巡检力度是保证装置平稳运行有效手段之一。

 

  黑色机油浸湿的粗糙双手,娴熟并忙碌地检查着炼塔下交错的管线、轰鸣的机泵——这是当班助理工程师杨盘龙半夜巡检时看到文盛的样子。杨盘龙说:“每次半夜看到文班长,他的身影在炼塔灯光的照耀下,像极了漆黑夜幕中的凡星,熠熠生辉。”

 

  每天一上班,文盛就和中控人员在操作室十几台电脑屏幕前,不断地切换不同画面,严密监控生产工艺设备参数,给他们讲解着如何根据不同参数判断不同的问题。

 

  在装置现场,不论什么样的天气,他坚持每小时一次不间断巡检,细心查验上百个关键参数,一个班巡检步数有时高达2万步。

 

  一次夜班,主操岗位通过监控视频发现加热炉进料泵处有浓烟。加热炉进料温度高,自燃点低,遇空气极易着火。文盛接到情况通报后,快速分析判断,安排班员分头操作,自己迅速戴好空气呼吸器冲出了操作室。

 

  根据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对设备运行情况的掌握,他很快发现问题出现在放空阀焊缝处。直径200毫米的阀门,光手轮就有锅口那么大,没有管钳没有加力杠,他就凭一把扳手一圈一圈手拧来关闭阀门,避免了事故的发生。事后,班员们开玩笑地问:“班头,你什么时候从顺风耳变成大力神了?”他笑着说:“我也是把后槽牙咬碎了才把那大阀门扳动的。”

 

  30年来文盛成功处置类似险情10余次,通过巡检发现隐患200多项,获嘉奖4次。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当班长的25年里,文盛身体力行,把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毫不保留地传递给新人,手把手地培养出的50多名学徒,已经成长为炼化生产一线的骨干力量。其中高级工20多人,技师以上技能人才5人,专业技术人员11人,3人走上了管理岗位。

 

  文盛所带领的班组被炼化总厂命名为“文盛标杆先进班组”,并连续5年获得全厂“双文明先进班组”。在班组管理中,他积极推行“精益管理出大效益”的运行理念,提出预先交接班前检查、预先参数调整、预先隐患排除的“三个预先”管理法,实行无油、无水、无汽、无味、无冰的“现场五无”班组责任区工作标准。

 

  2018年,在玉门炼化三年一次的大检修期间,他带领班组拆卸更换阀门412组,拆卸安装各类螺栓3000多条,清洗容器、塔器31具;创造了带领4人突击队,10小时争分夺秒回装11个安全阀的车间抢修纪录;打造了7个进度受控、质量过关的样板检修项目。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打赏
 
更多>同类企业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企业报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企业邮箱  |  平台规则  |  常见问题  |  供应商入门  |  采购入门  |  在线交易合同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