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消息,采访郑彩琴,是在3月4日晚上10时多,当时她刚参加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预备会,第二天一早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就要正式开幕,实在太忙。但是提到自己履职情况和她带上两会的建议,还是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多小时,话语中有掩饰不住的兴奋。
从一名车间技术人员到全国人大代表,她内心有着外人无法了解的情结。
郑彩琴是兰州石化高级工程师,在合成橡胶厂丁腈橡胶车间工作近20年,对石油行业有着极深的感情,也对石油石化领域,尤其是橡胶领域的情况比较了解。她最深的感触就是:“虽然我们的部分产品在国内已经做到了一流,但对比国际先进的公司,在前沿技术方面我们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所以,在过去3年,她80%的建议都与推进石油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有关。
今年,她带了3个建议参加全国两会,其中,《关于持续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建议》,是她立足本岗,对国内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次深入思考。
在她看来,企业紧缺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双强的大学生,或是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类院校毕业生:“对兰州石化这样一个老牌企业来说,转型升级时间紧任务重,人才起关键作用。”
基于这些思考,郑彩琴在建议中提到,现行体系中存在着两方面矛盾。一方面,培养出来的普通大学生缺少一技之长,就业难。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无法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若不改变现状,不仅浪费教育资源,也不利于制造强国、技能中国建设。
为此她建议:将“职业教育”称谓改为“技能教育”,从心理上消除家长们对职业院校的贬义理解;在普通高中教育中适当增加技能教育的相关内容,及早培养学生动手和劳动能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技能教育新体系;对技能型大学学科及课程设置实行大幅度调整,为培养“大国工匠”打好专业基础。
谈到自己这些年的履职情况,郑彩琴激动地说:“全国人大代表是最令我自豪的身份。”
自大学毕业进入兰州石化,20年来她一直埋头于丁腈橡胶的生产和技术开发工作。这些年,她带领的团队在软胶装置上成功开发出3个牌号的丁腈硬胶,有1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公司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她本人连续3年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2015年被评为中国石油劳动模范,同年获得中国石油科学技术合作奖。
技术上的成果让她感到小欣喜,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成就则让她感到无比自豪。
2018年第一次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时,她曾紧张得整晚整晚睡不好。在自豪的同时,她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无法很好地履行代表职责。为此她拼命看书,高频率调研,几年下来,看待事情的眼光和角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可以说,她对成就的理解,已经从取得的技术成果上升到合力推动行业进步甚至民生福祉的层面。“全国人大代表这一神圣的职责,一直在提醒我,履好职、尽好责,应该从更高的层面促进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的发展。”郑彩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