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仪器  管材  石油专用  石油钻采      阀门  三一重工  油田   

赵洪波:有韧劲、拼劲、亲劲的“拼命三郎”

   日期:2021-04-02     浏览:73    
核心提示:赵洪波:有韧劲、拼劲、亲劲的“拼命三郎”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消息,“‘学贵恒、技重行’,技师的坐标永远在现场,在解决生产难题的路上。”面对笔者的采访,赵洪波谦逊地说。

 

    赵洪波,中共党员,西南油气分公司输气首席技师,油气销售中心技能人才工作室主任,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一股不言败的拼劲、一股不放弃的亲劲,成功处置一道道生产疑难问题,研发一项项创新成果,培训一批批技能队伍,为企业储备人才。30多年来,他凭着这有力的“三股劲”,先后获得“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石化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韧劲韧出安全生产

 

    1991年,刚刚大学毕业的赵洪波被分配到四川省阆中市棉纺厂,成为花丛中的一抹新绿。五年后,他调入川西采气厂输气队工作,“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怀抱着对石油人的无比崇敬,他来到都江堰输配气站成为一名输气工人。初到输气站,他的生活、工作也曾一地鸡毛,集输流程更是让他焦头烂额。

 

    一天,他看到一位老师傅的办公桌上有一本《输气工读本》,随手翻了翻,里面都是一些“什么是天然气、天然气的基本性质……”等油气输送的基础知识,他突然似乎拨开头上的迷雾,这就是我的起点。

 

    他想:与其焦虑,不如马上行动起来!他开始一边虚心钻研输气工知识,一边跟老师傅在现场实践,赵洪波把所有闲余的时间都用来钻研生产技术,对照工艺流程图,实地反复查看,特别是复杂的地下集输流程。别人休息娱乐时,他还捧着厚厚的《输气工读本》细细品读;遇到疑难问题,他总是向身边的同事虚心请教,这一股子钻劲儿让周围人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说“瞧这小子这股韧劲儿,肯定错不了!”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与专研,在2011年西南油气田采气工技术比武中,赵洪波以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2012年成为输气高级技师,2015年被聘为西南油气分公司输气首席技师。

 

    “首席,黄许站的阀门本体漏气,怎么处置啊”,“我马上过来看看”。在简单的对话中,处置的方案已经在赵洪波大脑中形成,他带上需要的材料,迅速赶到站场,先用铅丝多次塞进漏点处,但还是泄漏。“泄漏比较小,不行明天再来更换吧”,同伴说道;赵洪波摆摆手说:“不行,再小的泄漏都是隐患,小漏不堵可能酿成大祸。我是技师,更是党员,困难面前,必须担当,否则我急匆匆赶来现场干什么。”于是他又在站上找来木屑扎进漏点,然后再对木屑用铁丝紧固等方式,成功处置漏点。

 

    在日常的疑难杂症维修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他都会仔细观察、举一反三,对于现场设备习性了然于胸,早就锻炼了一双“火眼金睛”。凭着他的这股韧劲,中心200余名输气工,已累计处置生产难题300余项,为输气生产保驾护航。

 

    拼劲拼出累累硕果

 

    技师工作室成立之初,没有专利创新成果,“成果从哪来,就从生产中解决疑难问题中来”,领导的一席话,指明了方向。2015年,站场疏水阀累计出现10余起同样故障,赵洪波意识到,这个疏水阀结构出现了问题,不适合我们的工况条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技师工作室的领头羊,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于是各处查阅资料,通过对故障的原因分析出症结,设计出疏水阀缓冲隔板,经过反复现场试验,效果不理想,赵洪波带领他的团队反复研究、推敲、试验,终于成功了,解决了输配气站场疏水阀频繁出现故障的疑难杂症,每年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480余万元,同时也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2016年,该项成果首次获得国家专利,实现了工作室专利成果零突破。

 

    他笃定“别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凭着猛烈的拼劲,同年,他带领研发的带有磁性卡具的液位计,申报国家发明专利成功。

 

    截至目前已累计创新成果30余项,取得21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项,1项成果获得中国能源地质化学工会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创新成果三等奖,20多项创新成果得以推广应用,累计每年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3000万元。

 

    创新永不停歇,他从降低劳动强度、节能降耗等多方面入手,主持编制的《天然气输配业务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获集团公司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将零星分散的小小输配气站规范化管理,将复杂的输配气业务标准化。

 

    亲劲亲出培蕾绽放

 

    一个人强不算强,团队强才是真强。赵洪波常说:“是油气田培养了我,我要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每一名学员,只有大家都成为技术能手,才能把油气田建设得更好。”他将自己处理问题的经验制作成小卡片,与同事们分享。创新培训模式,在公司内部,率先利用直观方便的现场教学,使员工尽快熟悉并精通岗位技能。2020年新冠疫情的出现,采用互联网+岗位练兵培训模式,累计培训120余学时。通过互联网平台与输气工进行互动交流,对他们提出的疑难问题,耐心解答;通过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困难并及时解决问题根源,作为一个党员的他,真正做到和群众“打成一片”,成为基层一线员工的知心人。

 

    2018年和2020年,在备战四川省输气工技术比武大赛时,作为教练的赵洪波采取实际操作定点跟班练、理论基础灵活学的培训方法,精心为选手规划每一天的训练项目,设计第一个操作细节,白天全程陪练,晚上熬夜出题、改卷,全力投入进去,倾注自己的所有心血。最终所带学员18人分获四川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输气工职业技能决赛金、银、铜牌,3人获得“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

 

    十余年来,赵洪波针对输气工艺的更新进步,他主持编写了“输气工拓展教材”“输气设备操作3D动画视频”等培训教材,累计授课800多学时,员工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培训的学员中有100多人的技能等级得到晋升,9人通过输气技师评定,4人通过高级技师评定。

 

    踏实、务实、忠实,老一辈石油人的光荣传统在赵洪波身上发扬光大,当新的曙光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西南油气田这片土地的时候,有韧劲、拼劲、亲劲的“拼命三郎”赵洪波又向新的目标攀登……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打赏
 
更多>同类企业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企业报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企业邮箱  |  平台规则  |  常见问题  |  供应商入门  |  采购入门  |  在线交易合同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