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消息,“王姐,你真神了,这么隐蔽的漏点,你都能发现。”林晓霞又敬佩又羡慕地说道。
“没有啥,就是多听一会儿,多看一眼呗,我们巡检是为了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保障装置安全生产,绝不是为了任务而巡检。”王艳利笑着说。
原来2月26日上午,外操王艳利巡检至乙醇胺罐区的P-801泵旁时,仅靠一点水渍就发现泵入口排放线阀门渗漏。P801泵是一乙醇胺装车泵,如果不及时发现处理,极有可能在后期产品装车的过程中,出现跑料甚至污染环境的事故。随即她就拿起手中对讲机向班长汇报,这已是王艳利2月份里发现的第六起泄漏事件了。
如果在运行四班问起关于王艳利的印象,大家都会说她是“带着放大镜”巡检的王姐,再细小的隐患也逃不过她的眼。这个称呼如何得来,这就要从王艳利的日常工作说起来。
自工作以来,她坚持每次上班提前30分钟到岗,到岗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装置的运行状况,通过翻看DCS画面,确认操作指标运行状况。然后带上工具去现场检查机泵、反应器的运行状况,确保装置平稳运行。
2月16日00时26分,王艳利巡检到反应器进料泵P-103附近时,闻到一股刺鼻的氨水气味,她立刻高度警觉。“班长,反应器进料泵附近可能有氨水泄漏!”她一边通过对讲机向班长汇报,一面迅速赶回机柜间佩戴好空气呼吸器,拿上便携式氨检测仪返回现场查漏点。她顺着味道仔细排查,发现是正在运行中的反应器进料泵P-103A的泵出口法兰发生了泄露。
反应器进料泵P-103是乙醇胺装置反应器的氨水进料泵,泵出口压力高达6.5MPa,由内操调变频控制流量。同时P-103是联锁相关的核心机泵,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当,轻则导致生产波动,重则将会造成装置联锁停车的风险。随后赶来的班长柯志武和设备员朱思建联系了茂化建维保人员对泵出口漏点进行了消漏处理。由于发现处理及时,有效避免了一起因反应器氨水进料泵泄露造成的联锁停车事故发生。
2月10日巡检时发现液氨进料泵P-101放散线出口法兰泄漏、14日巡检发现不合格产品回流泵P-501顶丝孔泄漏、19日晚巡检发现一乙醇胺产品罐TK-801C罐底排污阀泄漏、22日巡检发现液氨进料泵P-101B辅油泵油冷器循环水侧丝堵处泄漏……她发现的每一个漏点所处的位置不起眼,如果不低头、不侧身、不弯腰,很难被发现。正是她对工作她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意识,才能让她在装置的犄角旮旯中揪出了一个个泄漏点,避免了事故的发生,为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每一个漏点的发现,除了离不开王艳利高度负责的态度,更离不开过硬的理论基础。作为转岗师傅的她,从原厂的办事员转到全新且复杂的化工行业,并未因此选择得过且过,降低自己对工作的要求。化工“小白”的她,为了熟悉掌握装置的每一个流程,巡检间隙就会背着一个装满技术资料的黑色挎包,手里拿着已标满密密麻麻笔记的PID图,站在装置角落去学习流程,医生嘱咐过脚有旧患的她不能久站,可她学到忘我时在装置一站就是一整天。
正因如此,她非常熟悉了解装置的每一个流程,哪个参数关键,哪个阀容易腐蚀……诸如此类影响生产平稳的关键因素,她都能如数家珍,清清楚楚。即使装置理论、操作数据已牢记于心,她还是深感自身知识匮乏,总会放弃休息时间查阅和学习各类专业书籍、设备资料,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有一次夜班12点多,刚刚巡检回来的她,因为对装置反应单元的原理不太了解,就会拉上了班长,一边看着操作规程,一边向班长提问,一定要彻底搞懂自己不懂的原理为止。
面对大家对她的称呼,她说:“哪有什么放大镜?无非就是在工作中多了细心和责任心而已。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做好巡检,就是我对装置安全生产最大的贡献。”话音刚落,她又拿起巡检包开始新一轮的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