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消息,“广东石化项目历经风雨,工期紧、任务重,但我坚信,我们一定能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的未来,为集团公司炼化业务转型升级,为集团公司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贡献力量。”
——杨丽芳
【同事眼中的杨丽芳】
“她平易近人,布置工作雷厉风行。她把工作交代得很细致,让我们知道怎么干。最厉害的是在对内和对外协调方面也做得游刃有余,我真是佩服她。”——广东石化设计管理部总体协调工程师 张明德
4月初,广东石化项目工程的详细设计已完成90%,为后续的钢结构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广东石化公司设计管理部主任杨丽芳及其团队的辛勤付出。
她从独山子石化公司到广东石化公司,一路披荆斩棘。她巾帼不让须眉,竭尽所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誓为世界级炼化基地绘就宏伟蓝图。
担重任,交出满意答卷
上世纪90年代初,独山子石化公司开始筹建14万吨/年乙烯工程建设项目。风华正茂的杨丽芳走出象牙塔,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走进独山子石化,成为炼油厂催化车间的一名操作工。
独山子石化14万吨/年乙烯装置大部分采用的是进口工艺包,需要懂英语的人员去运行。为培养出一批精英人才,乙烯指挥部通过考试从既有员工中选拔一些英语基础好的年轻人,为乙烯装置的运行做人员储备。杨丽芳通过刻苦学习成为其中一员。在不断学习积累下,她越过了阅读英文工艺技术资料的障碍。
英语集中培训结束后,杨丽芳被派往齐鲁石化等地实习,学习聚丙烯装置的流程和工艺操作。为尽快学习消化聚丙烯新工艺新技术,她白天跑现场、跟流程,晚上认真研读聚丙烯工艺技术等相关书籍,并利用空闲时间查阅英语资料。很快,杨丽芳基本掌握了聚丙烯生产的相关工艺技术,在岗位技能考试中,她同时获得聚丙烯反应岗位和回收岗位第一名的好成绩。1992年,杨丽芳荣获了“实习队标兵”荣誉称号。
在美国培训期间,外国工程师对这些中国来的年轻人甚感惊讶,尤其对杨丽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培训过程中,她跟有经验的师傅学习,探索和讨论装置深层次问题。她娴熟的英语和对装置的理解深度得到美国工程师的连连称赞。在培训结束时,外国专家说:“凭你们对装置理解的深度,开好这套装置没有问题。我相信你们。”
“学成”后的杨丽芳逐步向专业技术方向发展转型,她积极参与项目设计审查、技术资料翻译、开工方案制定等工作,为项目建成投产做好了准备。1995年8月,白珍珠般的聚丙烯粒料喷涌而出,新疆第一个14万吨/年乙烯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创国内同类乙烯建设工期最短、开工最好、指标最先进纪录。至此,独山子石化开始从“单一炼油”向“炼化一体”发展。当天,杨丽芳与同事们一起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在一片欢呼声中她已是热泪盈眶。
传帮带,凝聚攻坚力量
“一个项目对每个人都是机会,年轻人只有做足准备,勇于面对挑战,才能脱颖而出,快速成长。”杨丽芳说。
乙烯项目建成后,杨丽芳逐步走上了技术员、科室主任、部门领导岗位,先后在独山子石化技术开发室主任、研究院院长、科技信息处处长等岗位工作。她把全部心血、汗水、智慧倾洒在她所热爱的事业当中。“工作就是责任,让敬业成为一种习惯”是她的座右铭。她主持和参与的科技项目,先后荣获中国石油与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的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国石油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本人多次被评为中国石油集团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
从一个人努力付出到带团队进行科研攻关,杨丽芳更觉得自己肩上责任重大。她深刻体会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让炼化装置走在行业前列,除了需要有一批人的努力,更需要一代一代传承。
在科研攻关期间,杨丽芳着力培养年轻人。她根据新分来的员工特点,从岗位上规划员工发展路线;不管工作再忙碌,也不忘和员工谈心,从一点一滴着手帮助青年员工成长。她有意给年轻人压担子、让他们做课题,并且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倾囊相授。在杨丽芳的引领下,年轻人快速成长,逐渐成为各领域的科技带头人。
粗算下来,杨丽芳在担任科室主任和部门领导期间,共带出近20名管理或科技人才。这些人中,有些成为推动独山子石化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有些调入其他单位,成为部门里不可或缺的骨干。
再出发,载梦乘风破浪
2018年12月,中国石油一次投资最大的炼油化工项目——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建。杨丽芳决定投身到大项目中去。一些老朋友很不理解,认为没必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但杨丽芳说:“我在独山子石化工作近30年,如今51岁了,我想在退休前,用我30年工作积累的知识,为石油化工行业再做一点贡献。”
2019年1月,杨丽芳从西北出发,毅然投入到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中,肩负起方案设计与技术选择的重任。
基础设计批复是项目建设的核心,决定了项目的规模、路线、产品、投资、安全环保等一系列重要指标,基础设计不过关,工程建设就没办法开工。时间紧、压力大,为快速取得基础设计批复,让项目尽快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杨丽芳带领她的团队克服项目建设初期人员紧缺、专业力量薄弱、项目管理能力欠缺等重重困难,科学编排工艺包交付和基础设计审查工作计划,将全项目分解成204个设计主项,逐项进行技术论证、调研优化,直到确定最终方案。
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设计加工原油品质较差,污水性质差。水处理技术成为环保的“重头戏”。为确保水处理技术的可靠性,杨丽芳组织开展了水系统处理技术攻关,攻关组先后前往四川石化等十几家同类企业调研考察水处理技术,对4项工艺进行了重新选择优化,确保了水系统处理技术满足项目设计需求。
自从入职广东石化,加班加点已成为杨丽芳工作的常态。在她的邮箱里,1.4万多封工作邮件督促她一个主项接一个主项地审查。2019年3月至今,杨丽芳和她的团队组织设计协调会50多次,专题会议60多次,大型界面协调会10余次,基础设计审查超30次,完成了22个主体装置工艺包审查与交付和202项基础设计审查批复,先后解决了码头可研变更、码头基础设计调整、炼油液态烃脱硫醇技术等一个个难题,设计工作得到实质性推进,为项目总体进度的实现提供了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