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消息,4月15日,在辽河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钻修技术研发室,王斌正在电脑前专心致志地画图。
王斌是钻修技术研发室的室主任。近年来,王斌克服身体疾病,坚守科研一线,研发的大扭矩倒扣器、水平井筛管整形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液压整形解卡、套管补贴、水泥承留器挤灰等技术在油田大范围推广使用,创造效益超2000万元。
看着王斌成长的钻修所所长张晓文说:“王斌身上有一股别人没有的劲儿。”2015年,王斌查出视网膜色素变性,打那以后,视力逐年衰减,看远处模糊,但还能看清近处。“画图是我的最爱,这个不能放下!”除了吃饭、睡觉,王斌几乎把90%的精力都给了设计。
画图设计是个苦差事,要坐得住、沉得下心。钻采院是辽河油田钻采工艺技术攻关的核心,而工艺设计是核心中的核心,但因为辛苦枯燥,画图设计成了年轻科研人员的冷门选择。但王斌认为:“图纸需要有设计、有理念、有构思,很有挑战,完成时挺有成就感。”
王斌的功夫下在日常点滴。他曾为了设计一个工具,前后画了上百张图,在办公室画到天亮。以前为了一个工具制造得更精准,直接去厂家库房,“关键时期,几乎每周都去。”同事说。
近年来,王斌克服视力障碍,坚持不懈画出了令人赞叹的精密图纸,牵头发明了“水平井分段完井分段注汽技术”“气密封隔器技术”“水泥承流器挤封堵技术”等专利40余项,研发出系列实用性强、攻关难度高的具有辽河油田特色的技术。
“研发出来不算成功,在井场大范围推广应用才算成功。”王斌对科研有自己的见解。
多年来,王斌画过的图纸有上万张。海量的设计积累,让王斌能把自己的设计印在脑子里,无论细节有多复杂,一吨重的“液压整形解卡装置”,涉及工具数十件,个中细节都在他脑子里装着,现场解决问题游刃有余。
2020年12月27日,锦州采油厂生产现场天寒地冻。这一天,王斌要在仅数小时的作业起下管柱间隙里,解决作业井投球后打压不起压的难题。从井底起出来的管柱上,泥水混合,结着薄冰。担心看不仔细,王斌带着线手套搓掉管柱上的冰碴,同时仔细用手“摸”工具结构查找问题。由于多年经验积累,王斌思路逐渐清晰,“先上接头,座封结构,锁紧结构,解封结构,最后下接头。”在王斌的技术指导下,夜幕降临前,现场施工人员成功将修复的液压水泥承留器组装完好。
施工完成后,王斌说:“其实在去锦州采油厂的路上,我就已经在脑海里复盘工具全流程运行状态,想出几种工具故障方式及解决办法,节省了时间。”
解决问题快一天,作业周期就缩短一天,成本就低一点。今年,王斌带领的团队自我加压,想方设法提高效率,能当天解决的现场难题不用两天,能现场解决的就不拉回来处理。
2020年,王斌带领团队攻关成功“小修定点取换套技术”“液压整形解卡技术”“小修换井底技术”“小修修套技术”等低成本钻修利器,为油田提质增效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