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消息,“现场情况怎么样,工具性能如何?”每天一上班,张昕就在办公室打电话关心井上的情况,他主导研发的最新提速工具全维冲击提速工具正在新疆油田火烧山区块HHW2021井定向段进行试验。截至6月1日,这项工具已在井下正常工作155小时,服务进行318米,平均机速较邻井每小时2米提高于50%,展现出良好的提速性能和应用稳定性。
“井井计较”的他
张昕是西部钻探工程院研发中心提速工具研发项目组负责人,他带领团队在提速工具研发道路上经过10年的坚守和付出,全力打造“提速金刚钻”,铸造出扭冲提速工具、旋冲提速工具、多项耦合等系列自研提速工具,逐渐打破钻井提速工具应用受制于人的局面。
“他在工作中太较真了,斤斤计较。”这是项目团队员工对张昕一致的评价。“我不是斤斤计较,我是‘井井计较’,每口井的试验应用机会都来之不易,必须认真把握。”他总是这样回答。一个新提速工具要实现从研发到落地应用,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必须做到最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提速工具在每一次现场试验中达到预期目标,在每次现场应用中能打出实际效果。
要获得更多的提速工具现场试验应用机会,就要做到“井井必争”。近几年,张昕的身影遍布了各大钻井公司、区域项目部、现场井队等地方,足迹更踏遍了玛湖、吉木萨尔、玉门、青海等各个区域。为确保每口井试验出效果、提速达目标,他始终坚持“一井一策”的工作原则,试验前认真收集分析单井实钻信息及区域地层特性,专项编制提速施工方案,试验过程中技术人员全程驻井跟踪,为每口井保驾护航。
靠着“井井计较”的劲头,在张昕的带领下,提速项目组在近几年打造出扭冲提速工具、旋冲提速工具、多项耦合等系列提速利器,并在一次次现场试验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在尖北1-4井的现场试验中,自研扭冲提速工具提速保障井段较国外公司工具同层段平均机速提高1.82倍;在页岩油区块J10033井提速攻坚战中,自研旋冲提速工具成果突破区域梧桐沟组难钻地层提速难题,较上趟钻国内提速工具提速135%,较邻井常规钻具组合提速264%。
“执着科研”的他
2020年,张昕争取到了在鸭儿峡及酒东区块的提速一体化应用机会,并迅速组建了一支由提速工具项目组、钻头研发项目组、钻井和地质技术骨干组成的一体化提速团队。即将出发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计划,人员无法行动,工具不能搬迁,资料信息获取对接也存在困难。
张昕没有被困难阻挡,第一时间赶到单位封闭办公,与各方沟通联系,谋求推广应用井位,并针对可能的应用区域,搜集实钻资料,编制一体化提速施工方案,提前开展技术对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一体化提速在第一时间再次起航。首战康探1井,通过“自研旋冲+自研个性化钻头”提速组合,提速保障井段平均机速较设计提高170%、节约2趟钻、16天,掀开了工程院“一体化提速”的保障序幕,亮出了实力、打出了气势,获得油田甲方及钻井公司等合作方的一致好评。
“不忘初心”的他
近几年,钻井提速提效一直是钻探行业的重中之重,但很多先进提速工具的技术掌握在外部厂商手中,使公司钻井提速提效受制于人。为改变这一现状,张昕扎根科研一线,全身心投入到钻井提速新技术、新工具的研发中。
2015~2020年期间,张昕先后牵头和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集团及公司级科研项目,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由他主研的“扭力冲击钻井提速工具的研制及应用”项目获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现场推广应用累计创收超过1000万元;主研的旋转冲击提速工具,2020年被中油技服评为年度十大利器,在环玛湖、吉木萨尔页岩油等区块应用超50井次,平均提速40%以上。
在这期间,他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在各类核心期刊发布论文11篇,其中国家级5篇,并于2019年被评为集团公司青年科技英才、西部钻探公司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