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仪器  管材  石油专用  石油钻采      阀门  三一重工  油田   

杨红伟:“牛哥”的一天

   日期:2021-07-02     浏览:79    
核心提示:杨红伟:“牛哥”的一天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消息,6月6日,短暂的暴风雨袭击了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瞬间风力达到了9级,风雨中夹着黄豆大小的冰雹,横扫着华北石油工程五普钻井分公司70861HB钻井队的营房,把铁皮墙体砸的啪啪响。生活区的四合院瞬间变成了“鱼塘”,“牛哥”正拿着碎布条塞堵窗户上的缝隙。

 

  “牛哥”大名杨红伟,是井队的一名井架工,因干活勤快、力气大,大伙儿都叫他“牛哥”。

 

  6点半,准时起床洗漱,是“牛哥”的老习惯。10分钟后,一手拿着夹土豆丝和煎鸡蛋的馒头,一手端着盛满稀饭的碗,半蹲在餐厅的门框上,喝口稀饭,咬口馒头,这是同事学不会的招牌动作。39岁的他,在钻井队摸爬滚打了13年,跟着钻机搬迁作业了6个省、9个地区,但是在豫东老家养成的吃饭习惯还是一成不变。

 

  “蹲着、站着都行,就是正儿八经的坐着吃不饱。”这是“牛哥”的解释,也是大部分钻井工人爱蹲着吃饭理由。“牛哥”的一天从独特的就餐姿势开始了。

 

  班前会上,钻井队领导要求利用测井的时间清理泥浆罐,为下一步固井工作做准备。7点55分,“牛哥”换好雨衣和水鞋,钻进3号泥浆罐开始清罐、备水。罐内抽不走的泥浆基本上和水鞋口一样高,“牛哥”每走一步,就要把脚抬高到鞋底露出液面为止,再用力向前迈,然后垂直踩下去,避免泥浆流进鞋桶里。

 

  “以往清罐,用铁锹可以从出浆口直接推出去,现在使用的泥浆不落地装置,必须一桶桶往外提。”“牛哥”说完,示意同事往上拉装满泥浆的铁桶。40多分钟过去了,仅清理出正对着天窗口下面的泥浆,剩下的全是泥糊和下部的泥饼 。“牛哥”力气大,用方锹从脚底往四周开始挖铲,四五锹就可以装满一桶。每装一桶,“牛哥”就要把近40公斤重的铁桶提到天窗口下面,让同事再拉上去。

 

  “罐内一角的大钾集聚区是最棘手的活,一锹下去,粘胶似的死死的缠住铁锹,只能再拽回来,一点点的往外拔。”“牛哥”边说边扒拉泥浆,额头上的汗珠顺着下巴滴进泥浆里,但干活的节奏没有变。11点20分,清理出去200多桶泥浆后,罐内基本上见了底。

 

  1小时后,“牛哥”刚把饭缸塞到餐厅的消毒柜里,就接到下钻通井的通知。虽然下午风小了不少,但小雨还是滴答个不停,二层台的风还是呼呼作响,“咣当、咣当”的钻柱碰撞声格外刺耳。

 

  雨天虽然降了点温,但气温仍在30度左右徘徊,不穿雨衣工作服会淋湿,穿上雨衣热的汗流浃背。“牛哥”采取了“折中”的办法,上身雨衣,下面工作服。二层台上,“牛哥”用胳膊腕搂住钻柱,往自己的方向猛拉一下,然后用力推到吊卡里,再拉两吊卡活门,确定安全扣合后,摆手示意,让司钻上提。

 

  工区的天气温差大,16点30分,气温已经降到了10摄氏度左右,越来越强劲的风,就是刮不走井场上空的黑云。下了60多柱钻具后,班长安排同事去替换“牛哥”下来加件衣服。走进钻台值班室,“牛哥”一口气喝下去大半杯水,用右手习惯性地抹下嘴巴道:“渴死我了,嘴都刮裂口了,痛得很呀。”

 

  短暂休整后,“牛哥”又开始巡检起自己的“责任田”。他发现1号泥浆泵冷却水不足,又脏,急忙清理完泥沙,更换好冷却水。晚饭过后,他又去二层台替换同事,一直干到19点40分才结束。下班后,“牛哥”点开视频电话,向妻子报个平安,再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牛哥,问你个事呗,牛也知道累吗?”20点40分,看到工衣还没脱的“牛哥”半躺着犯困,室友和他开玩笑。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打赏
 
更多>同类企业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企业报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企业邮箱  |  平台规则  |  常见问题  |  供应商入门  |  采购入门  |  在线交易合同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