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仪器  管材  石油专用  石油钻采      阀门  三一重工  油田   

李健:持之以恒 汗水浇铸大工匠

   日期:2021-07-02     浏览:92    
核心提示:李健:持之以恒 汗水浇铸大工匠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消息,6月8日,在以李健名字命名的技能专家工作室里,她同集输骨干围着离心泵轴套模型,进行深层次的改进探讨。

 

  李健是大港油田一名普通的集输女工。今年五一前夕,她捧回了“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证书。

 

  “不管干什么,都必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低头努力,让每一滴汗水都蕴含力量。”李健说。

 

  勤学巧干 从学徒成长为高级技师

 

  1995年,李健从大港石油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油田南大门——第三采油厂官一联合站工作。初入职,她细心观察老员工的操作手法和数据分析,认真聆听老师傅的对话,从中领悟干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她勤于动手,把所学知识与岗位实践融会贯通,能干活会干活更会巧干活。半个月,李健就登上了17.8米的浮顶罐独立量油,这也让她从一众毕业生中脱颖而出。师傅们对她的评价是“踏实、有灵气,反应和接受能力强”。

 

  1997年初联合站整体改造,转正刚半年,李健就作为首批技术人员入驻现场。投产调试初期,联合站的心脏——三相分离器总是闹“脾气”。为确保三相分离器平稳运行,李健24小时监控油、气、水三个出口参数,在液位压力突变之前及时调整,查找控制点。液位测量在室内,分离器却在室外,调控时间又太短,正常从门口进出根本无法完成。李健与同事配合,愣是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整整4天,李健从记录的大量数据中摸清了设备运行规律,分离器的“气”喘匀了。投产历时一个月,李健和大家一起奋战,直至生产步入正轨。

 

  4年间,她从事了泵工、计量工、加热炉工、化验工、主控室等多项工作,因为业务能力突出,28岁就担任了油站副站长,转年成长为水站站长。

 

  2003年,在大港油田首届职业技能竞赛中,李健代表采油厂参加集输工种比赛。在板牙套扣操作这个弱项上,她仔细观察其他选手的操作,总结出“受力转移法”。此方法超越了以力量见长的男选手,大家争相学习。在绘制零件图时,李健的空间想象力总是稍逊一筹。她定下每天完成5个零件图补线练习的提高方案。读不懂图、补不上线,她没有放弃,最终在制图比赛中取得了单项第一,摘得集输工种金牌。两年后,李健蝉联这一竞赛金牌,成为大港油田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带徒传艺 从金牌选手到金牌教练

 

  沉甸甸的金牌,令李健有了更多需要担当的责任。为了将技能传授给更多员工,李健先后与50多名员工签订了导师带徒协议。2006年受聘成为兼职教师,成为一名金牌教练。

 

  担任油田技能竞赛教练时,李健刚过而立之年,与很多选手的年龄差不多。她从参赛体验出发,以抗争赛、晋级赛、冲刺赛的方式开展教学,在提升技能水平的同时,又增强了心理承受能力,培养的选手获得了1银1铜的好成绩。

 

  李健把技能水平作为立身之本,要求选手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坚持培育骨干和自身素质提升两不误。在首届集输工集团技能竞赛中,李健和选手们取得了2金4银1铜的好成绩。之后,她带徒传艺,培养后备人才,连续六届担任集团公司技能竞赛教练工作。

 

  跨界教学,李健从没想过。备战2010年集团公司采油工技能竞赛时,她负责的科目是更换法兰式闸板阀操作。教学中,她琢磨评分标准,细化操作步骤,反复钻研操作技术点,找出了多条易疏忽的扣分项,狠抓学员强化练习。最终,大港油田获得团体第一名,选手个人捧回1金3银5铜。

 

  多年的实战教学,李健逐步总结出“实用+活用”心得,推出“个性分教+点面带动”授课法,在总教练的角色中做好示范引领。李健和选手们在各级比赛中争金夺银,截至2020年,共斩获中国石油级别竞赛9金11银17铜,企业级别竞赛奖牌40余枚,培养出一批像宫艳红、冯萌萌、王世谦等优秀人才,累计编写教材12本、培训课件109个,成为一名响当当的金牌教练。

 

  攻坚克难 从技能专家到创新带头人

 

  基层的难点在哪里,岗位员工最清楚。李健时时心系岗位,处处体现技术价值,致力于将金点子转化为生产力。

 

  作为大港油田集输专业的领军者,2015年,以李健名字命名的技能专家工作室挂牌成立。工作室采取年度攻克目标+生产难题的模式,由个人领项钻研、党员干部带头攻克或小组立项攻关,每季度开展一次创新成果问题分析,半年一次成果经验讨论,一年一次成果效益表彰,激发了基层参与创新、参与攻克生产难题的积极性。

 

  2018年以来,李健带领成员承担完成了油田42项疑难问题的攻关工作,工作室成为解决生产难题的“攻关站”,推动技术创新的“孵化器”。

 

  单级离心泵更换轴套是工作中常见的事。因拆卸空间狭小、没有专用工具等原因,损坏量较大。李健把这个难题记了下来,查询大量资料后,决心研制一种专用的快速拆卸工具。

 

  她自学了CAD软件,用于设计工具结构尺寸,又联系加工车间制造成型,经过现场反复试验与修改,第一代专用工具问世,轴套损坏率降低了78%,每年为采油厂节省成本15万余元。以此为起点,结合生产所需,她和成员又研发了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轴套取出专用工具,将维修时间缩短了5倍以上,填补了国内轴套拆卸方法的空白。

 

  5年来,工作室解决生产难题百余个,获得国家专利52项,累计创效近千万元。“可拆卸式过滤网”“静电释放型量油尺”等20余个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李健被评为“滨海新区技能大师”,工作室也进入“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工作室”行列。

 

  李健说:“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生产中还有许多高能耗低效率的情况,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智慧,竭尽所能为企业创效。”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打赏
 
更多>同类企业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企业报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企业邮箱  |  平台规则  |  常见问题  |  供应商入门  |  采购入门  |  在线交易合同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