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仪器  管材  石油专用  石油钻采      阀门  三一重工  油田   

新材料高效开发背后的创新力量

   日期:2021-07-16     浏览:115    
核心提示:新材料高效开发背后的创新力量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消息,6月下旬,记者从石油化工研究院了解到,石化院和抚顺石化合作开发的钛系催化剂大中空容器聚乙烯专用料FHM8255A获得了中国塑料加工协会中空制品专委会的权威认可。

 

  中国石油创新团队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发钛系大中空容器聚乙烯专用料,这个过程中蕴藏了哪些创新密码?

 

  严细认真的科学精神

 

  铸就偶然中的必然

 

  此次完成新型专用料开发的是石化院先进催化及功能合成材料技术创新团队。据团队经理高克京介绍,用于生产200升以上容量密封桶或包装容器的聚乙烯专用料为市场急需,年需求量约为40万至60万吨。目前,国内的聚乙烯生产工艺很难满足食品、医药和高清洁度化工产品的要求。因此,目前国内Ⅰ类危化品包装桶及电子级大中空容器(高清洁度中空容器)的专用料以进口为主。

 

  使用钛系催化剂,并结合淤浆双釜串联工艺是目前生产中空容器专用料最佳的技术路线,产品可以应用于电子级中空容器的制备。但在创新团队立题攻关之前,该技术路线在国内尚处于试验或试产阶段。

 

  2015年,在一次对PLE-01催化剂生产管材料的性能测试中,几项性能指标有异常,高克京以为是“误差”,就详细记录了下来。后来连续几次测试,“误差”反复出现,引起了创新团队的重点关注。通过严谨的系统研究,创新团队确认了PLE-01催化剂的特殊性能,比铬系催化剂活性更高,更有利于原位形成长支链,更适合生产中空容器专用料,其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甚至优于进口样品,为市场日趋饱和的管材专用料转型开辟了新方向。

 

  钛系PLE-01催化剂制备技术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项,并获得了日本、德国和英国的发明专利授权。

 

  科改开路 合作助力

 

  引领科技成果转化大提速

 

  自2017年立题开发钛系催化剂大中空专用料,到2021年4月工业化生产取得成功,作为国内无任何先例可循的开创性研究,科研团队仅用4年时间就实现了放大生产、工业应用等科技成果转化过程,除了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与集团公司科技体制改革以及总部专业管理部门、各合作企业的通力合作也密不可分。

 

  研发期间,集团公司开始推行双序列改革。2018年,石化院积极探索,全力推行双序列改革,成立了院级、研究室级技术创新团队,采取扁平化管理,优化人财物资源,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

 

  先进催化及功能材料技术创新团队就是在这时成立的。高克京感慨:“团队成立之前,我是科技组组长,杂事多,精力难以集中。成立科研团队后,任务更加明确,也更有自主权,大家更有热情,也有更多时间能心无旁骛地做研究。”

 

  在高克京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全身心投入新材料的开发。他们对生产的各个环节严密把控,只用5釜次就确定了所有生产工艺控制指标,形成了完整的催化剂生产工艺技术;只用3釜次就完成了PLE-01催化剂的批量生产,在同类催化剂研发中,效率最高、时间最短。

 

  精心准备 排除干扰

 

  工业实验一举成功

 

  2019年,创新团队确定要在抚顺石化35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生产装置上进行首次工业实验,石化院和抚顺石化为此举办各层次交流会10多次,为第二年3月份试产做足了准备。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却打乱了所有的安排。那一年,集团公司打响提质增效“六大攻坚战”,勠力扭亏解困,抚顺石化无法排产新产品,工业实验被无限期推迟。

 

  疫情的阻碍反而给了团队更充分的准备时间,他们不断推敲实验条件参数和设备特性,进行了无数次推演。

 

  今年4月3日,是进行钛系催化剂大中空专用料工业生产试验的日子。一大早,实验开始,团队成员兵分三路,为试验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高克京及团队成员王仪森连续两天没有离开试验现场,及时了解装置运转情况;团队成员张丽洋从试验开始,一直坚守在质检中心,搜集、记录和参与测试每个小时送到的分析样品;团队成员祝文亲和周京生坚守在中控室,记录试验数据,及时通报各种运行参数的变化。杨万泰院士工作站创新团队、纤维和薄膜技术创新团队、管材技术创新团队也组织力量到试验现场支援。

 

  经过两天两夜不眠不休的坚守,4月5日,钛系聚乙烯催化剂PLE-01的首次工业应用获得圆满成功,产出钛系FHM8255A大中空容器聚乙烯专用料1400多吨。因为前期准备充分,过程非常顺利,团队对催化剂活性的预测结果和实验实测结果的误差不足10%。

 

  下一步,创新团队将进一步优化完善聚乙烯大中空专用料生产技术方案,同时开展聚乙烯中空专用料产品系列化的前期研究工作,为早日实现自主可控的基于钛系催化剂的聚乙烯中空料生产技术产业化,为中国石油聚烯烃产品提档创优工作做出贡献。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打赏
 
更多>同类企业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企业报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企业邮箱  |  平台规则  |  常见问题  |  供应商入门  |  采购入门  |  在线交易合同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