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消息,“老班长,快出来歇会儿,别跟秋老虎斗了。”8月18日上午,河南油田采油二厂注汽六队75吨燃煤锅炉注汽站煤粉清理现场,同事刘军冲着煤粉仓检修孔喊道。
在注汽六队,一提起“老班长”,无人不晓。大家都喜欢叫他“老班长”,是因为他在部队都当了3年班长,自75吨燃煤锅炉2009年正式投运至今,他一直担任锅炉班班长。他,就是退役军人申振营。
申振营1990年在天津杨村某部队当野战军,1993年在部队光荣入党。
“在部队里,平时带领大家训练,如有紧急任务,我们班人员全体出动,支援农民收过麦子,修过高速公路。”提起在部队的生活,申振营眉飞色舞。
实际上,清理锅炉煤粉仓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煤粉仓里面有10余吨煤粉,每天要铲200袋。打扫出来只是第一步,还要把煤粉装袋、运至煤场,防止扬尘污染。因粉仓内空间狭窄,不方便动作,戴着呼吸面罩作业,且闷热难耐,每20分钟就需要一轮换。申振营和班里的同事们咬牙坚持,抢时间,赶进度,原本需用时5天的任务量,最终3天便完成了清扫、装袋、运输的全过程。
“申振营1993年退伍后到油田工作以来,始终发挥着军人的优良作风,保持着过硬的战斗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在75吨锅炉注汽站,他修得好现场简单仪表,看得懂系统工艺,查得出设备故障,是一名难得的、资深的、精通锅炉工艺和操作运行的班长。”谈到申振营,他所在的党支部书记王亚西如是说。
7月21日11时30分,申认振营开始午饭前的加密巡检。当巡检到气力输灰系统时,故障报警停运,他用手摸输送管线,相比正常运行时的温度低,立即汇报值班干部,紧急抢修。
气力输灰系统故障如不及时排除,极易导致除尘器内的布袋积灰多、压差增大,甚至造成锅炉正压,危及设备本质安全,也将影响井楼油田5个区块、581口油井注汽效果。时间紧任务重,申振营迅速准备工具,带领大家开启“加速度”模式。
气力输灰系统共有4段管线、4个灰罐,灰罐位置距离地面只有15厘米高。申振营带领班组成员,趴在地面上,逐一拆卸管线、连接法兰,将手伸进灰罐,艰难地清理管线内部积灰,查找故障原因。在拆卸到第2个灰罐时,发现一个脱落的振打锤。申振营分析,是由于除尘系统长期运行,配件磨损脱落,堵塞管线,造成输灰不畅。
申振营和班员们不停地弯腰、起身,数不清楚折了几百次腰,只见他疼得难以直起,却仍在咬牙坚持。他脱下手套,发现双手磨起了水泡,再戴上手套继续奋战,身上的红工衣已经变了色,灰色的煤灰混着不停歇地汗水流下来,成了煤泥,板结在脸庞、脖颈上。
5个小时后,输灰系统恢复了正常,笑容堆满了申振营的脸。
“退伍不褪色,党员有党性。申振营就是一块哪里需要往哪搬的砖。”身边的同事们曾这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