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要做一只展翅高飞的海燕。你要问他为什么,他总是同样的回答......
“我要像海燕一样坚强。”
2019年8月,王栋结束了自己的大学生涯,来到了江汉油田,开启了人生新的征途。初来乍到的集中实习培训,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基础实践,对他都是一次挑战,为了早日掌握业务知识,他把属于自己的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学习。之后转入采油厂实习时,他将大学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习培训练到的基本功结合,轮换在采油、输油、注水、设备等多个岗位实践,面对每天出现的“意料之外”难题,他不停地虚心向前辈们请教,每一个夜晚,他会针对白天在设备运行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付出必有回报,采油厂实习结束,王栋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勤奋的努力,在实习考核中取得了排名第一的骄人成绩。
“我要像海燕一样自信。”
实习结束,王栋主动申请来到了坪北油田,报到之后看着自己以后的工作环境,他有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的是抽油机那和谐的旋转声,陌生的是远离闹市区的黄土高原和新的同事,他凭着自己扎实基础知识带来的自信,一如既往地不懈学习,每天查阅大量资料,在师傅的指导下及时转变工作思路,从单井到井组、从油井到水井,从不同区块的开发特征、生产现状到下步挖潜方向,一点点进行梳理、一项项做好分类,不停地进行对比分析,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硬是把500多口油水井地质情况梳理清楚,并刻在了脑子里,不管提起哪口井,他都能把生产情况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凡事皆有因果,王栋在工作中的乐观自信、勤奋努力,让他成为同期新分大学毕业生中的首批区块负责人,还被评为了院厂级“优秀大学毕业生”。
“我要像海燕一样勇于献身。”
去年7月油田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王栋进入研究院坪北地质所,他的眼界更高了,从之前单一的油藏动态管理转变为基础地质研究及资源评价、方案部署、跟踪实施、动态调整,他和区块技术人员一道,围绕全年老井产量目标,挖掘低产低效井生产潜力,对66口油井分别实施活性剂解堵、侧钻、补孔压裂、重复压裂等措施,累计净增油4000吨,更为下步措施增油指明了方向。他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了分公司科研项目“塞17区块高效开发调整技术研究”,在油藏地质、油藏工程、配套工艺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为寻求老油田效益开发增油提供了有力保障。磨砺才有进步,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王栋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作为优秀青年被党组织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我肩上的责任还很重,我未来的路还很长,我要做一只展翅高飞的海燕,不惧艰难、飞跃险阻,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指引下,迎着暴风雨勇往直前!”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王栋在思想汇报中这样写道,他也正在用实际行动一步一步实现梦想。(柴夏芬 刘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