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长庆油田采油五厂马家山东采油作业区地93-91井组的烽火台上向下望去,连绵的群山中,钻塔高耸、油井遍布。“我们已累计为国家贡献石油722万吨,被列为长庆油田稳产‘压舱石工程’示范区块。”马家山东采油作业区经理刘云飞说。
马家山东采油作业区管理的1000余口油水井、上百个场站分布在大山沟壑和荒漠戈壁,自然条件恶劣、工作环境艰苦、社会依托性差。作业区近700名员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风沙大责任更大”的使命担当,今年五一前夕,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
马家山东采油作业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属于典型的“三低”油藏。为了确保持续稳产,这个作业区全方位践行“抓注水就是抓产量”的管理思路,针对耿60长4+5油藏开发时间长、水驱矛盾逐渐加剧等问题,大力开展单砂体补孔、精细分层注水、微球调驱全覆盖等工作,年自然递减率保持在8%以内,被中国石油评为“高效开发示范区”。罗-长8油藏自然递减率连续3年保持在7%左右,被列为长庆油田公司稳产“压舱石工程”示范区块之一。该区原油产量连续11年实现稳产超产,为长庆油田采油五厂持续稳产发挥了“压舱石”的重要作用。
同时,马家山东采油作业区自主创建创新创效实践基地,实施“千万效益、百件新品、十名达人”的“千百十”创新项目。其中,他们创新推出的微球调驱装置、便携式油井单量仪等26个设备设施在长庆油田广泛应用,创造经济效益近2100万元。
马家山东采油作业区强化风险分级防控,形成“风险排查、隐患整改、效果确认”闭环管理模式,统筹推进油水井质量提升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同时,这个作业区积极拓展风光电等新能源业务,已建成碳汇林400余亩,完成气化油区建设,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马家山东采油作业区干部员工用奉献扛起责任,用坚守书写担当,奏响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持续“加油”。(特约记者 李莉 通讯员 刘家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