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仪器  管材  石油钻采  石油专用      阀门  油田  三一重工   

杨原涛:乙炔装置护航者

   日期:2022-07-10     浏览:109    
核心提示:杨原涛:乙炔装置护航者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7月10日消息,【本网延安6月28日讯】初见杨原涛,他正忙碌于手头庞杂的工作。得知笔者来意,小伙子立马起身,带着不好意思的神情憨厚地笑了:“我只是一名最普通的职工,我能做的,就是尽我所学,薅除设备运行问题,保证装置安全平稳运行。”

杨原涛口中的“薅除”,说的就是拔除、剔除,一个“薅”字,正如其人,一门心思甚至有点“死心眼”地拔除设备运行中的各种“杂草”。正是这份专注和较真,让他为油田伴生气项目的顺利试车和安全平稳运行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评为延长石油集团2021年“优秀共产党员”。

圆梦乙炔 “笨鸟”先飞学工艺

2013年,刚从西南石油大学毕业的杨原涛来到延长石油盐气化工公司(现炼化所属油田气化工科技公司前身),想到自己从此就能投身石油事业,多年所学终于有了实践的机会,胸中不由燃起雄心壮志。 

在这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的他被分到该公司乙炔中心。那时,延长油田伴生气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刚刚获得集团公司批复,完成工艺包招标,进入基础设计阶段。

杨原涛深深记得,当时能参与到一套装置的建设中,他莫名兴奋,但想到今后即将投身乙炔装置工艺设计、现场施工、试车投料、装置运行,彼时年少的自己更多的是压力巨大,甚至彻夜难眠。

“这个项目选用天然气制乙炔工艺路线,其中,天然气制乙炔引进乌克兰国立化工研究院ALVIGO的部分氧化法专利技术,这对刚毕业并且没有化工装置工作经验的我来说难度很大,但是不掌握核心技术,装置以后何谈安全平稳运行。”杨原涛坦言。

项目建设初期,工艺技术人员严重短缺,有相关装置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部分专利技术由国外引进,很多工艺包内容不好翻译,杨原涛以“笨鸟”自诩,抽丝剥茧地学习,一遍一遍消化工艺包内容,学习各种标准规范,不会的就请教有经验的师傅。随着学习的深入,他越发认识到在实际操作中化工装置工艺参数管控对装置安全生产的决定性作用,自觉任务重、责任大,一刻不得掉以轻心。

杨原涛和装置工艺PID图较上了劲,天天捧在手里看,翻着看着,看着翻着,时间久了,图纸上的字都看不清了,硬生生被翻没了,心里的图纸和数据却跟刻上去一样越发清晰。对装置工艺的熟练掌握,为他守好乙炔装置打下扎实基础。

“见到杨原涛第一面,感觉比较内向,熟了以后,越发觉得他理论知识丰富。油田伴生气项目开始建设时他就在项目执行中心,参与了前期设计、项目建设、装置开工,乙炔装置更是全程参与,又能扑下身子干工作,装置安全平稳运行他很有经验。”乙炔装置技术员焦晨说道。

溶剂跑损 躬身实践技改保安全

作为一个新装置,特别是核心技术为国外引进,试车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水土不服”的种种情况。2020年10月,乙炔装置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很多问题逐渐暴露,乙炔溶剂再生单元出现了溶剂跑损现象。

“溶剂跑损,一是溶剂消耗远大于设计值,增加了运行成本;二是溶剂流入循环水系统,会导致系统运行困难;一旦溶剂流入污水系统,将严重影响排放指标,造成污染事故。”身为乙炔溶剂再生单元工艺技术员的杨原涛,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心急如焚。

“绝知此事要躬行”,一直是杨原涛工作、生活准则。为了尽快找出原因,解决溶剂跑损问题,他搜集了大量专业书籍,时常翻阅相关文献,还在国外文献中寻找答案。在零下十几度的装置现场,他反复检查调试,并利用凝结水代替溶剂来观察系统运行情况,寻找问题症结。同事们经常看见他一边调试系统,一边跑上跑下地拿着蒸汽皮管子吹扫结冻管线,全然忘了户外的严寒。

对当时的情况,乙炔装置所在的运行一部副经理马猛钢记忆犹新:“1月份陕北天寒地冻,为了尽早解决溶剂跑损问题,杨原涛和我经常需要站在装置四层平台上,陕北的风呼呼刮,我们一去就是一上午、一下午的,周围没有可以挡风的地方,脸和手生疼,冻的人说不成话。”

凭借专业知识及多年来对乙炔装置的悉心研究,杨原涛终于找到了问题根本:J414系统降液管布局影响再生溶剂下降,失去水封功能,于是在抽真空过程中持续出现了返液现象。

找出问题原因后,他开始大胆验证,尝试改变装置工艺布局走向。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协助下,他自制溶剂密封罐,并增加了降液管视镜以进一步验证设想的正确性。此项技术改造历时半个月,经过了一次次的尝试和调整,各项工艺参数均达到设计范围,完全满足溶剂净化要求。理论付诸实践,杨原涛的溶剂再生单元技改试验取得成功。

发挥“传帮带” 确保装置行稳致远

提起杨原涛,同样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又同在乙炔装置的技术员景帅帅竖起拇指:“他平易近人、技术过硬,干工作非常细致,我很佩服。”

据他介绍,2021年10月起,杨原涛负责全厂外管减温减压器日常维护工作,从来都是发现漏点立即处理。因为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全厂4.0mpa中压蒸气泄露,引起全厂管网压力下降,导致乙炔装置机组跳车,进而导致下游装置被迫停车。他干得很出色,至今为止未发生减压器泄露引起机组跳车事件。 

“理论知识只是一方面,实际操作才是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杨原涛为操作工制定了“见一面认一回、走一步划一笔”的装置巡检硬要求,自己制作了铁片标签,贴于每个阀门,标明位号,确保操作工每次看见阀门时都能再次确认,让错开、误关无处遁形。他还推出了操作卡片,详细罗列操作流程,要求操作工完成一项划掉一项,这“一认一划”就解决掉了非常多的安全隐患。

杨原涛深知,规范操作程序是保障装置安全生产运行的前提。结合溶剂再生单元新工艺,他以“仔仔细细操心、认认真真用心”的工作秘决,修正完善了操作规程,同时组织部门职工进行培训学习,做到理论实操同步提升。装满文件柜的各类学习课件、培训记录、测试答卷伴随着保证装置安全的工作目标,让他的团队一直走着“加强针”路线。

“他平时工作,都是自己先干熟练了再教给别人,特别是技改过程中,他都是自己去现场,把工作摆顺当了才交给班组,指导班组去干。看着闷葫芦一个,其实是个亲力亲为的技术好把式。”乙炔装置运行班长王瑞剑说。

虽然装置上是一把好手,但提起家人,杨原涛不免心有愧疚:“2019年装置试车,我儿子也同年出生,那时候压力大、工作繁忙,家中里里外外全靠妻子操持。如今儿子3岁了,确实觉得以前做的不好,但总算看着装置试车成功,以后好好弥补吧。”

时光如延河水川流不息。9年过去,当初青涩的毛头小伙早已成长为业务骨干,而性格却依然老实木讷,像承托流水的坚硬河床。长久的钻研和勤奋工作,让杨原涛和装置成为了真正的伙伴。正是他和无数同事们怀揣“乙炔梦”“石油梦”,将一腔热血挥洒在日复一日的安全生产中,才有了企业不断发展前进的澎湃动力。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打赏
 
更多>同类企业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企业报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企业邮箱  |  平台规则  |  常见问题  |  供应商入门  |  采购入门  |  在线交易合同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