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仪器  管材  石油钻采  石油专用      阀门  油田  三一重工   

海湾港务成功靠泊首艘“两用轮”

   日期:2025-08-24     浏览:1008    
核心提示:海湾港务成功靠泊首艘“两用轮”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8月24日消息,8月13日讯,海湾港务HW1#泊位成功实现首艘“两用轮”——长达190米、宽32米,载重吨44471吨的“库里亚克之箭”(KULJAK ARROW)轮精准靠泊。这艘来自澳大利亚的多功能船舶采用独立散货舱与液货舱设计,本航次先从澳大利亚装载铁矿石至日照岚山港,再从董家口港运输 4.2 万吨液体烧碱返程,这种“重来重回”的运输模式不仅优化了船舶的载货效率,也契合了中澳两国在大宗商品贸易上的紧密合作需求。

“库里亚克之箭” 轮是一艘高度专业化的多功能船舶,具备灵活切换散货与液货运输的能力,通过优化舱室设计将空载率降低30%以上。其液货舱采用双壳结构,配备独立的温度控制系统,可满足烧碱等化学品的远洋运输要求。这种“铁矿石进口 + 液碱出口”的循环模式,通过减少空驶里程,使单航次碳排放降低约15%,更显著提升航运经济性。

海湾港务HW1# 泊位为3万吨级液体化工专用泊位(水工结构兼顾 8 万吨级),配备先进的管道直输系统,可实现液碱 “船—管道—厂”无缝衔接。本次靠泊过程中,调度团队通过预排计划将船舶在港时间压缩至90小时,较传统模式提升效率 25%。

在全球航运业向低碳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多用途船舶的需求正快速增长。“库里亚克之箭” 轮的成功靠泊,标志着海湾港务在多元化装卸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打造“海湾样本”。未来,随着IMO全球碳税政策实施,这种“双向满载”模式将更具竞争力 —— 通过提升船舶载货率,可使单吨货物运输成本降低约8%。

海湾港务作为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3万吨级和2万吨级两个专业化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260万吨),目前已形成涵盖乙烯、烧碱、苯乙烯等11类危化品的装卸体系。今后,海湾港务将积极拥抱变化,继续优化港口服务,吸引更多类似“库里亚克之箭”轮的船舶高效靠泊,尽快成为连接青岛对外贸易的重要纽带。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打赏
 
更多>同类企业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企业报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企业邮箱  |  平台规则  |  常见问题  |  供应商入门  |  采购入门  |  在线交易合同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